教育经历:
杨晨颖,女,1997年2月生,新疆五家渠人。于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完成波斯语本科学习,期间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赴伊朗伊玛姆霍梅尼国际大学留学一年。随后,被推免至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并以硕博连读形式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2021年9月至2025年6月),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朗近现代史、伊朗城市史。现为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研究经历:
2022至2024年,作为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城市史研究(多卷本)”(18ZDA213)子课题的主研人,完成15万字书稿,承担30万字的统稿工作,研究聚焦前丝绸之路时期至“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北层三国丝路城市兴起和发展;2023年8月,参与上级部门委托的智库项目,赴伊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完成2万字的报告并提交。
论文发表情况:
1. 冀开运、杨晨颖:《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伊朗塔洛夫文化解读》,《中东研究》2021年第1期;
2. 冀开运、杨晨颖:《公元5至6世纪波斯与中国在丝绸之路上的关系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
3. 杨晨颖、冀开运:《帖木儿帝国时期丝绸之路上的呼罗珊地区历史地位探究》,《北华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4. 杨晨颖:《帖木儿王朝时期的丝绸贸易与亚兹德城的兴衰》,《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
5. 冀开运、杨晨颖:《文明交往视阈下伊朗内沙布尔历史演进探析》,《都市文化研究》2024年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