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伊朗风情 > 正文
伊朗汉学家介绍之一:伊朗现代汉学的奠基人——唐内希普教授

在伊朗的汉学学者之中,提起唐内希普教授几乎无人不知。她的全名是法赫里·唐内西普·帕拉瓦尔(Fakhri Daneshpour Parvar),1938年出生于伊首都德黑兰附近的雷伊市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建筑师,母亲是《古兰经》老师,家中三个姐妹、一个哥哥。唐内西普1966年考入德黑兰大学文学与人文科学院学习考古学,后又在该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她学习非常刻苦,1971年毕业时成绩为考古专业第一,并获得巴列维王朝的文化等级奖章。作为德黑兰大学文学系当年仅有的三个出国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她获得学校推荐,选择到中国台湾学习中国文化,从而成为“第一个去中国学习汉语又回到伊朗的人。” 从1971年至1976年,她在台湾大学攻读中国艺术专业硕士,从此开始了她和中国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留学期间,她曾赴中国大陆访问,登上长城,参观了紫禁城、天安门,也看到了中国的瓷器和其他文物。1976年,她回到母校德黑兰大学任教,在考古系教授中国艺术、印度艺术、蒙古至萨法维王朝历史、伊朗艺术史和伊朗绘画艺术等课程,这一教就是40多年。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之后,她担任德黑兰大学考古系主任5年。作为伊朗历史上第一个公派学习中国文化的学生,回国后,她积极传授汉语和中国文化,一方面在德黑兰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和艺术,另一方面也积极致力于在伊朗建立汉学。

沙赫德·贝希什提大学的前身是伊朗国立大学,1996年,该校率先在伊开设汉语专业,唐内希普成为汉语系第一位系主任。建系之初,她克服了教材匮乏、师资短缺的困难,逐步建立起规范化教学机制。之后,学生也由每四年招收一届增加为每两年招收一届,每届学生人数保持在20人左右。如今,许多活跃在伊朗汉学界的人士都曾是她的学生。她在贝希什提大学一共执教了11年,这也造就了她成为伊朗现代汉学奠基人的荣耀。

唐内希普教授的另一个身份是考古学家。年轻时,她曾参与伊朗许多重大文物现场的考古挖掘研究工作,并为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就。鉴于她毕生致力于考古研究,2019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她考古学终身成就奖。在从事考古研究专业的同时,她更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中国青花瓷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她对伊国家博物馆以及阿达比尔陵寺所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颇有研究,并成为一名研究中国青花瓷的专家。

鉴于种种客观原因,唐内希普教授在伊公开出版有关中国研究的图书不多,但她一生发表了很多与中国相关的专业论文和文章,如《荷姆兹海峡所见瓷器在中国和伊朗的流传》《中国龙纹饰对伊朗艺术建筑的影响》《中国和伊朗艺术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和伊朗间的政治、文化、艺术、商业、宗教的联系》《中国艺术对伊朗的影响》《阿达比尔瓷器与丝绸之路的关系研究》,等等。

如今唐内希普教授虽已年逾古稀,她热衷于研究传播中国文化的初心不改,对于许多向她求教或寻找研究资料的中伊学者,她总是慷慨相助。

作为伊朗现代汉学的奠基人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019年9月中国驻伊朗大使常华亲自到唐内希普教授在德黑兰的家中拜访了她,对她为伊朗的中文教育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