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外伊朗学研究 > 正文
楔形文字泥板回家

1933年,在波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考古学家,在波斯波利斯遗址附近的城堡内,发现了超过5万块用埃兰语记录的楔形文字泥板。这些泥板,基本都刻制于公元前500年左右,也就是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内容涵盖来往信函、贸易合同、王室命令、劳工条件、生产状况、文学神祇等等30个门类。在此之前,有关波斯帝国的信息,都是从希腊语或拉丁语作家的作品中得到。而这些泥板,则是波斯人自己写就的社会记录,因此也就成为研究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社会结构和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因为当时的波斯,没有能力对这些泥板进行研究和破译,因此当时的政府,允许芝加哥大学以借阅的方式,带回美国进行研究。既然是借,那就有还的时候。芝加哥大学分别在1948年和1951年,归还了179块和37000块泥板。这时候,伊朗和美国,还是亲密的盟友。

可是197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伊朗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从国王独裁的世俗国家,转变为教士专政的神权国家。伊朗和美国也反目成仇,断绝了外交关系。那么,剩余的这些泥板,怎么办呢?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坚持认为,与当时伊朗政府的约定依然有效,应当根据研究进度,继续分批归还这些文物。可是,有些指控伊朗新政权在中东实施恐怖活动并受到伤害的美国人,要求政府扣押这些文物,迫使伊朗政府缴纳抚恤金,以赔偿受害者的家属。经过漫长的法律诉讼,美国最高法院最后一锤定音,认为没有一个国家,会把他国的文物,作为政治交易的砝码,因此这些文物属于伊朗,应继续履行归还的义务。于是,芝加哥大学在2004年,又向伊朗政府转交了400块泥板。而这第三次归还,距离上一次,整整间隔了53年!

2019年10月2日,第四次楔形文字泥板的交接仪式和展览开幕式在伊朗国家博物馆举行。这一次,总计将有超过11000块泥板会归还给伊朗。首批1783件泥板,已运抵德黑兰。新闻发布会现场,伊朗的学者和美国的学者,都很激动。前者是因为看到属于自己国家的文物,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后者是因为,自己终于亲身来到了,这个一直只通过泥板进行了解的古老国度。美国学者说:“归还这些文物,并没有任何政治的因素,而只是让一个古老的承诺,变成现实,为两国民众相互信任打下一块基石。泥板回到了伊朗,并不意味着美国人对古代波斯历史研究的终结,而是意味着,两国的学者会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继续推进这个领域的研究。当然,也欢迎对此感兴趣的更多国家的学者和学生,加入到研究和破解这些泥板的队伍中来。”

有闻讯前来参观的德黑兰市民对我说:“看到这些泥板,回到伊朗,真是太高兴了!这些泥板记录了波斯的历史,它们属于伊朗,同时也属于全世界,因为它们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虽然泥板上的文字,早已成为神秘的符号,可是参观者眼中闪烁的好奇和自豪,却是那么的相似。

采访结束,我手里拿着话筒,面对镜头,想自己要说点什么呢?回味着学者的话,民众的话,不同的语言,但都透着朴实真诚,令我感动。再想想两国在政治上的明争暗斗,心里的所思所感,终于有了一点眉目:美伊两国虽然在政治上互相敌对,争斗不休,但是在文化上,还保持着正常的,甚至是友好的交往。这些小小的泥板,就是在提醒着我们,文物虽然有国界,但是文化,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