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晚,重庆工商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系主任黄含副教授应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邀请,为中心的同学们作了题为“伊朗电影与它的国际化之路”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黄含老师通过两个数据“100”和“3000”引入主题,指出伊朗电影每年的产出数量十分有限,大概仅维持在100部左右,而伊朗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的奖项至今高达3000余项,由此可见伊朗电影在国际影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她认为,伊朗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影坛的“常青树”,与伊朗诗歌的积淀密切相关。伊朗作为诗的国度,具有创造富有诗意的艺术作品的文化传统和独特品味,且由此形成了具有伊朗特色的美学范式。
接下来,黄含老师根据伊朗的社会文化背景详细梳理了伊朗电影的发展历程,认为伊朗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伊朗政府官方的助推和支持。其中,“伊朗儿童与青少年智力发展中心”和法拉比电影基金会指引了伊朗国家电影事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伊朗政府也实行着十分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的伊朗电影主要分为三种形态:一是伊朗政府支持的主旋律电影;二是没有通过审查,或自筹经费制作的地下电影;三是由移居海外的电影人制作的揭露社会复杂现实问题的独立电影。在介绍后伊斯兰革命时代的电影时,黄含老师着重解读了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和穆森·马克马巴夫家族拍摄的电影。其中,阿巴斯的电影富含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哲学思考,运用简洁而诗化的镜头语言与自然舒缓的叙事节奏,传递其电影主题的思想内核。而马克马巴夫最初为伊朗政府拍摄宣传伊斯兰文化的影片,其电影非常关注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疾苦。
讲座的最后,黄含老师总结概括了她对当代伊朗电影的认识,指出伊朗电影并不仅仅是供大众消遣的娱乐工具,与伊朗传统艺术形式一样,它的背后承担着沉重和隐蔽的政治与文化双重目的。黄含老师以其专业的视角深刻解读了伊朗电影的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并且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现场气氛活跃,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