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伊朗研究中心四名师生参加2024年中国中东学会年会

20241026日至27日,2024年中国中东学会年会暨“中国与中东国家现代化探索”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外交部、中联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中国中东学会顾问、学会领导和会员等出席研讨会,来自多所高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与会学者围绕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与中国—中东国家合作、中国式现代化与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探索、中东战略形势与地区热点问题走向、中东地区主要国家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区域国别学与中东研究的前沿问题、文明交往与中国特色的中东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教授、杜林泽副教授,以及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伊朗研究中心的两名博士生杨晨颖、廖希玮参会。冀开运教授和杜林泽副教授在第二分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探索”、第四分论坛“中东地区主要国家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中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同时,杨晨颖和廖希玮两位博士生也在第三届中国中东学会青年论坛的第一分论坛和第二分论坛中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B9B81

冀开运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亚视角下伊朗通史叙事构建特征”。冀开运教授指出,在中亚视角下审视伊朗通史,可以发现中亚的游牧民族对伊朗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民族不仅深刻塑造了伊朗的多民族格局和大一统格局,还对波斯历代帝国的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突厥语族各部落在伊朗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不仅弘扬和传播了波斯文化长达五百年,还与其他民族共同塑造了伊朗的多元文化背景。在中古时期,中亚力量在伊朗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作为主动的军事统治者,虽然掌握了军事和政治权力,但波斯文人仍然掌握着文化和行政权力。这种权力分配格局反映了伊朗历史上多元文化的并存与互动,也体现了中亚与伊朗之间复杂的历史关系。总之,中亚视角下伊朗通史叙事重构揭示了中亚对伊朗历史的深刻影响,以及伊朗历史上多元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这种叙事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伊朗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背景。

51E40

杜林泽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恺伽伊朗农业现代化早期阶段中的地方精英——以克尔曼地区为例”。杨晨颖博士生的发言题目为“概念史视域下的伊朗历史观探析——以波斯波利斯为中心”。廖希玮博士生的发言题目为“伊朗领袖代表制的宗教渊源与现实治理”。最后,在第三届中国中东学会青年论坛闭幕式的分论坛汇报中,杨晨颖博士生作为第四分论坛的汇报代表,向与会者汇报了该论坛的核心思想与研究成果。

本次年会恰逢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建所60周年。作为全国高校首批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中东研究所自1964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中东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在1999年成功列入教育部“211工程”立项。多年来,该所已发展成为中国中东研究领域最大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享有较高的学术声望。此次年会汇聚了国内中东研究领域的众多顶尖学者,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的学者与同行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也进一步提升了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在国内中东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1C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