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世界与中国互动”国别与区域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举行召开

2020年11月24日,由西南大学社科处主办、以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伊朗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俄语国家研究中心”为基础的西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承办的“世界与中国互动”国别与区域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数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西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教授主持。首先,冀开运教授对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详细地介绍了西南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基本信息,并对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治理情况进行介绍。随后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邱江教授、重庆邮电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帅、浙江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周烈教授先后致辞。

邱江教授对各位嘉宾和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愿意以“伊朗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俄语国家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强与全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进行交流、分享成果。杨帅副教授表示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的建设需以推动国家之间的建设与合作、信息化与国际化为目的,实现学术研究的动态化过程。最后,周烈教授致辞强调国别与区域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举办此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冀开运教授主持)

(杨帅副教授发言)

(周烈教授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是讨论会第一时段的主旨发言,这一时段由浙江外国语学院学科与硕士学位点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兼科研处副处长郭筠副教授主持。西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希腊研究中心主任徐松岩教授谈及了海洋意识与中希文明互鉴问题,突出希腊海洋意识对近代西方海洋意识的影响,强调加强海洋意识的重要性。浙江外国语学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宋海英教授就中国大豆需求对拉美的依赖进行了分析,从中国大豆需求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办三个角度深刻剖析了中国大豆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西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勇副教授从2020年美国大选中剖析中美关系未来的可能走向,并表示中美之间的对抗不是必然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双方的选择很重要。浙江外国语学院港澳研究中心主任许菁频教授谈及了大国博弈视野下的香港问题,提出对待香港现在的局势需要在政治上继续强力推行香港国安法,在经济上推动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发展,在国际贸易商降低对香港的需要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非通用语学院、金砖国家研究院谌华侨教授在分析巴西性的问题上认为应该以一种综合性的视角理解巴西。浙江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曹笑笑副教授剖析了疫情对“一带一路”沿线穆斯林旅游市场开发的冲击和机遇,强调重视双边文化外交的作用,以浸入式的文化体验提升国家形象。西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俄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谢周教授认为新形势下中俄基本处于长期友好的状态,在国际、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保持着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态度和策略。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咸佩心副教授分享了中德文化遗产的研究心得。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吴兵表示健康、绿色、数字和联通是大变局下中国-中东欧合作交流的新理念新举措。四川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负责人黄威认为未来中阿的关系是基于现有良好基础之上的,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继往开来不断深化,共同建设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徐松岩教授发言)

(宋海英教授发言)

(王勇副教授发言)

(许菁频教授发言)

(谌华侨教授发言)

(曹笑笑副教授发言)

(谢周教授发言)

(咸佩心副教授发言)

(吴兵教授发言)

(四川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负责人黄威老师发言)

讨论会第二时段的主旨发言由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俊华副教授主持。浙江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周烈教授分析了造成阿拉伯国家局势动荡的原因,并对阿拉伯治理途径提出了若干思考。浙江外国语学院学科与硕士学位点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兼科研处副处长郭筠副教授对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典籍中的“中国”进行了梳理。西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教授分析了近年来中伊关系中两国的合作成本、相互受益以及风险评估,总体来说,未来中伊两国在政治、经济,甚至文化领域的合作仍充满希望和机遇。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俄语专业学科带头人张禄彭副教授认为应该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积极宣传中医的作用。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特聘研究院黄含博士认为中伊应借助“一带一路”的平台积极开展电影项目合作、引进电影作品、加强互动和交流等方式促进双方电影业的发展。浙江外国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兴教授总结中国和土耳其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关系演变,直至目前两国的交流仍停留在战略合作层面。四川外国语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陈广猛认为在历史渊源深厚的基础上,中以两国在双边贸易的投资、海外承包工程、劳务以及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将不断加深。重庆交通大学欧洲研究中心雷洋博士根据“一带一路”沿线交通情况分析了中资企业的投资风向。西南大学伊朗中心特聘研究员艾森博士深刻分析了中医药发展在伊朗面临的问题,提出由于“中医+中文”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高校和出版社之间缺乏合作,导致中医在伊朗难以得到充分传播和发展。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伊朗中心特聘研究员周玉佳博士梳理分析了自美国建国以来与中国关系的历史发展轨迹。西南大学伊朗中心特聘研究员李昕博士从背景、发展因素和影响等视角探讨了如何辩证地看待伊朗石油国有化的问题。

(郭筠副教授发言)

(冀开运教授发言)

(张禄彭副教授发言)

(黄含博士发言)

(沈志兴教授发言)

(雷洋博士发言)

(艾森博士发言)

(周玉佳博士发言)

(李昕博士发言)

主旨发言结束后,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做会议总结。他表示国别与区域研究是历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此次会议的举办具有重大意义。最后,西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呼吁从事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中心应加强战略研究、人才培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化新型智库平台。

(马晓霖教授做会议总结发言)

(赠书仪式)

此次“世界与中国互动”国别与区域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的承办下取得圆满成功。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与会成员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参与和讨论,在与诸多国别与区域研究领域的学者交流和探讨中汲取营养,得到锻炼。参加研讨会的同时也产生了紧迫感,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的一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努力建设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同时要积极参与到国别和区域研究学术活动中去,为国家发展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支持,为“一带一路”研究的发展添砖加瓦。